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复制品

作者:时间:2023-03-14

2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美籍教师莫天安(Andy Mok)于《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复制品》的文章。

现代化是指推动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了中国丰富悠久的历史、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价值观、现代意识形态及实践,创造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这种全面的方法使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保持了其文化特征和价值观,使得中国有别于西方世界。这种方法将智慧与创新和创造力相结合,在一个面临全新复杂挑战的世界里,成为一种实现更加公正、人道和可持续的未来所需要的方法。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西方更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私营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政府发挥的作用较小。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央指导下进行的,非常注重政府的作用。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投资关键行业(如科技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另一个区别是传统在现代化中的作用。在西方,传统往往被视为进步的障碍,而在中国,传统则被视为力量和传承的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尊重权威和教育的重要性。这些价值观已经融入中国的现代化制度中,比如强调社会秩序,构建稳定的教育体系和法律体系。

  此外,中国式现代化由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所推动,这使中国有别于西方国家。中国过去的快速经济增长导致了环境问题,但近年来,政府已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并为减少碳排放设定了宏伟目标。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基础

  法国汉学家马塞尔·葛兰言(Marcel Granet)曾提出,“中国智慧勿须上帝的观念”,这一说法指出了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化层面原因。许多西方社会深受宗教的影响,可能导致非黑即白的思维,而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通常为无神论的、务实的、宽容的,注重培养个人美德,使自己与宇宙的自然节奏相一致。这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强调国家和集体行动,同时保护和利用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不给自己或他人强加僵化的意识形态约束。这体现在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在价值观与实现方法上没有一套一刀切的要求。理解这一哲学基础,对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复杂性、成熟性和独特性,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至关重要。

  中国在现代化方面的建设成就令人赞叹不已,近几十年来,中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和政治大国。通过国家主导政策和私营部门创新相结合,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进步和社会福利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重要的是要认可并庆祝已经取得的许多成就,作为世界在应对21世纪复杂挑战时参考的指导原则。

  归根结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认可和庆祝其成就,同时也寻求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我们可以获得重要的认识,了解世界各国应当如何共同努力,为所有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文章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21日 第A07版)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